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“让垃圾分类成为城市的新时尚”的重要指示,甘泉外国语中学根据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、《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实施方案》等政策要求,结合甘泉自身实际,对照垃圾分类“四个规范”,开展校本化推进,以提升师生环保理念,积极创建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单位。
分类容器配置规范
对照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的规定与要求,结合学校当前地下空间改造工程的客观条件限制,在改造工程外围的教学大楼设置干、湿两种垃圾桶分类投放垃圾。
具体投放点的布局是:每一楼层男女厕所门外的洗手台下,放一对小型干湿垃圾桶;每一楼层的楼道口角落,放一对中型干湿垃圾桶;校园原垃圾箱前,放一对大型垃圾桶。干湿垃圾桶的色标标示清晰,分类要求明确。且使用专用环保垃圾袋,放于相应垃圾桶内,分类回收垃圾。
分类物流渠道规范
依据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的特点,学校规定了垃圾统一投放的时间段,由保洁人员在大中小型干湿垃圾桶旁指导、监督师生的垃圾分类投放。保洁人员集中收集中小型垃圾桶的垃圾时,须再次检查分类投放状况,进行二次分拣,然后再集中运到校园原垃圾箱前的大型垃圾桶,集中分类投放。
这些规定措施多管齐下、责任到人,促进学校全体人员自觉养成垃圾分类、收集、输送和处理的良好习惯。
保洁人员作业规范
学校保洁队以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为垃圾分类作业指南,并契合当前学校地下空间改造工程的特殊情况,制定《校园保洁人员作业规范》,定期召开保洁人员专业培训,明确保洁人员垃圾收运环节二次分拣的责任范围,提高保洁人员的环保意识,配合、协助校方后勤保障部完成源头垃圾分类管理,确保保洁作业区域内垃圾分类、有序投放、分类收集和集中外运。
保洁人员进行二次分拣作业
保洁部经理培训保洁人员
宣传告知规范
学校醒目位置有生活垃圾分类指引告示版面,明确告知分类类别、分类物流去向、管理要求等;学校大厅及电子屏幕有垃圾分类宣传告知内容;各楼层垃圾桶旁有垃圾分类宣传告知内容;垃圾箱房外张贴了垃圾分类告知内容。
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学习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,明确各自垃圾分类职责与分类投放要求。
召开专项会议
特色亮点
甘泉外国语中学面向全体师生和教职员工开展了“垃圾分类知识宣讲进校园”活动,特邀普陀区市容环境事务管理中心“垃圾分类宣讲团”的胡佳媚老师,指导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分类、投放垃圾。并通过家庭厨房、公共影院等特定场景的垃圾投放小测试,纠正了大家的常见误区。
各年级学生也通过班会队会等丰富的形式,开展以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内容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。全校师生从我做起,积极行动,争做垃圾分类的示范者,引领绿色环保新时尚。
分类减量,绿色风尚,美丽甘泉,你我共创。学校将继续落实“四个规范”,提升师生环保素养,营造节约型校园氛围,为建设文明校园、美丽普陀作出积极贡献。